真新鲜。
打了这么些年工,原以为怼领导已属 " 壮举 " 的我,万万没想到还有人敢当面挑领导的毛病。
我觉得这个
(资料图片)
不是很尊重人
00 后整顿职场听说得多了,第一次亲眼看见,还是让卑微打工人心头一颤。要说敢,还得是这些不怕虎的初生牛犊。
不过,再 " 狂 " 的打工人终究也是打工人。
畅所欲言当然只是一时的奢侈。
接下来 " 打工如打仗 " 的一幕,才是社畜的常态。
这新鲜又真实的职场氛围,出自优酷一档正在热播的本格职场观察类综艺——《合伙吧少年》。
没想到,如今的职场类节目已经卷到了餐饮业。
乍一看,《合伙吧少年》画风清奇,从雇主的选择上就接了地气。
安徽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
实习生们入职的,是安徽一家传统民族企业,也是中式快餐的领导品牌,老乡鸡。
节目策划也很大胆——让 8 位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新生代职场小白,在 30 天内合伙打造一家老乡鸡旗舰店。
你以为只是一部再现卑微社畜打工日常的纪录片?
不,一口气刷完 9 期的我直呼:
这部辛酸热辣的职场历险记,让人见识到一种很新的职场环境。
套用当下流行的说法,便是传说中的——神仙公司。
《合伙吧少年》其实是一档养成系职场综艺。
对初入职场的新一代打工人来说,表达,是他们人均习得的强项。
但同时,也是他们入职前期最显而易见的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中,00 后打工人总会被打上 " 整顿职场 " 的标签。
节目里,实习生们的表现的确比我们想象的爱表达、敢表达。
第一期入职当天,遇到课题上的困惑怎么办?
直接上办公室主动找领导问清楚,高效解决问题,一点不带怯。
初来乍到,想提出自己的想法?也都但求直言不讳,毫不扭捏作态。
由 " 合伙 " 二字不难看出,实习生们不再仅仅是争夺 offer 的竞争者关系,还需要面临团队协作、相互配合的挑战。可每每到了组内讨论环节,却总是火药味十足。
这绝对是我见过最耿直的一届实习生。
比如第三期当队长的袁鑫成,汇报前复盘起队友的问题毫不客气,把队友全训蔫儿了还丝毫没察觉。
他的问题在于,毫无负担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
不过,倒不是因为他们互看不惯、针锋相对。而是因为不懂就问、不服就辩,已然成为刻在他们 DNA 里的默契共识。
看似火药味十足,可在职场里,不正需要这种畅所欲言的讨论氛围吗?
但年轻人敢表达,企业也得肯接纳。
所谓神仙企业,除了鼓励自由表达,更贵在接纳和包容员工,实现质的成长。
这一点在袁鑫成和张浩于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个刚当队长就毒舌上线,常常因耿直发言损人于无形。
但后来重新组队,终于懂得打配合。
当队友抛出送蛋领鸡汤的想法,他立马就补上扫码系统,优化队友的创意。
一个则没啥耐心,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可终究也还是被现实捋顺了毛。即使汇报成果被打低分,他也没像以往一样表示不服,反而开始学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如果说,员工之间的自由争辩还不算新鲜。那下属跟领导呢?
提及 " 整顿职场 " 的话题,很多人往往还会引发这样的担忧:
" 要真敢这样做,早被开了吧?"
但在老乡鸡,谁害怕 " 被开 " 还真不好说。
员工当面跟领导唱反调,和领导据理力争,可不是说笑而已。
领导说一,员工还真敢说二。
在评估实习生们研发的新菜品环节,高管和老板意见不统一。
可即便在老板明确表态的情况下,高管们也依然面不改色,没有一点要退让的意思。
- 我认为苹果鸡第二名都算不上
- 我还是力挺苹果鸡
结果担心的反倒是老板本人,害怕自己一直坚持己见,员工们会想换老板。发现没。员工的 " 敢 " 和老板的 " 怯 ",并非相互压制的结果。
而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放到平等对话的位置上。
一个成熟的职场环境,始终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但比起一味施压,成熟的企业却更愿意相信年轻人的潜力,给职场小白容错机会,为他们搭建舞台;
比起武断的一言堂,也更愿意给团队内部、下属和领导之间提供足够开放包容的交流空间。
毕竟,不是只要给足自由就能带来更好的结果。但没有自由,就肯定没有结果。
在职场中,毫无负担地交流固然难得。
但更难得的,还有真诚和融洽的职场氛围。
在很多人看来," 同事 " 的位置本身有点尴尬。
比陌生人多了层关联,但又不够朋友亲密。
可以只是谁也无须讨好谁的共事者,但也可以升级成一段窝心的 " 革命友谊 "。
实习生们的友谊,就是从互助开始的。
今天你身体不适,我就主动帮你分担工作。
明天你因为方案焦头烂额,我也愿意分享一个备用方案给你。即使分属不同的队伍。
他们固然是竞争者关系,但更是一起并肩冒险的队友。在规则面前,这份 " 革命友谊 " 也被衬得越发坚固。
在研发新菜品考核环节,当即将面临淘汰的队友提出一个大胆的创意时,邓萌开始变得比往常更谨慎。
因为比起输赢,她显然更担心队友的去留。
一边是队友对创意的坚持,一边自己又觉得太冒险,担心他因此被淘汰。但权衡之下,邓萌最后还是决定成全他。
因为与其眼睁睁看他带着遗憾离开,不如全心全力支持他,一起优化方案。
如果说年轻人之间因为磁场相近,本身就很容易玩到一起。那节目里一些没有距离感的上下级关系,倒挺让人喜闻乐见。
比如 " 社交悍匪 " 司俊逸扬言要喊 CEO" 臭宝 "。
甚至还有员工敢跟(给)董事长打(设)赌(局)。如果董事长输了,除了请吃大餐,还得学鸡叫。
职场里的真诚和融洽,大致就是这种让员工有归属感的,家的感觉吧。既有可以坦诚相待的同事,上级也不会给人造成压迫感。
且,能让人打从心底里得到尊重和重视。
比如朱顺杰轮岗后在汇报会上提到的一个问题:
餐厅晚间会有很多倒掉的菜品很可惜,问能不能给员工吃?
但店长告诉他:" 员工也是内部顾客,他们也值得最好的东西 "。
餐饮行业向来流传着 " 顾客是上帝 " 的俗话。而把员工当成顾客来考虑,无疑才是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所以,职场上 " 自上而下 " 的真诚是什么?
除了可以抛下外在包袱从同事成为朋友,更在于能真诚对待每个员工的付出。
就像朱顺杰根据上面提到的现象,顺势提出的晚间优惠解决方案。
即便只是一个实习生的意见,企业也乐于倾听,并执行落地。
企业的 " 家文化 " 本身是一个容易流于表面、甚至带有迷惑色彩的词汇。所以,判断的依据不只是看交流上多亲近,更应该体现在行动上。
有一期,实习生需要到各个线下门店接受轮岗考核。
刘店长为了表示欢迎和感谢,临行前给实习生准备了花。
看似严苛的李店长,也会默默为实习生的失误买单。尽管在旁观者看来,这些或许都不过是平平无奇的小事。但对于当下手忙脚乱的实习生而言,却是初入残酷职场中一次温柔的安抚,一份安心的兜底。
跟这种尊重员工感受的自觉相比。
外在的褒扬或无声的指责,都显得苍白无力。
虽说打工是社畜的常态,但职场综艺要真正引人共鸣,其实挺难。
靠制造一眼假的矛盾,未免太小儿科。
老老实实记录打工日常,想必也没有哪个打工人下班后还想沉浸式加班。
还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解法——
通过个性各异的职场人之间的碰撞,在真实的场景中戳开职场上的痛点。
比如,工作内容永远有比我们想象中更严格的标准,几乎是所有职场小白共通的痛。
这一点,在餐饮业体现得尤为明显。
就老乡鸡来说,大众印象里的健康、干净、丰富、亲切,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实习生到老乡鸡线下门店轮岗时,你以为,擦玻璃只要以顾客的视角感觉到肉眼可见的洁净,就可以省省精力吗?不。你的同事会告诉你,洁癖是一个合格员工的自我修养,按足要求确保干净卫生,才是对顾客负责任。
你会发现,这批初入职场的年轻实习生,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之前,他们从不缺自信。- 800 张明信片大概能带来多少笔订单?
- 800 个订单(自信脸)
但又时常被现实狠狠打脸。(至于这次预估订单会不会再被打脸,还得在下期开业大结局再见分晓)
而更让人心力交瘁的莫过于——
即使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常常被接二连三的意外打个措手不及。
哪怕是专业能力超群的蓝带大厨,也会因为进货忘写规格而遭遇 " 滑铁卢 "。
很难想象,这年头连哈佛学霸也会被质疑专业能力。在设计服务体验考核环节,学设计出身的焦奂闻被全场寄予了厚望。
但因他错解了考核要求,专业也遭遇了质疑。
把考核要求的颠覆性创新设计,做成了细致的查漏补缺方案,结果遭到耿直队友的扎心发问——
你平时在学校学的就是这些吗?(真诚脸)
职场的残酷,有时不仅在于以结果为导向的冰冷规则。更在于,从校园踏入社会那个临界点才突然意识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原来在学校能力强的人,不代表在社会上能力也强。
刚踏入职场和社会,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适应领导的压迫感、内卷的竞争环境、冷漠的职场风气 ……
而这些客观的压力,还会慢慢内化成心理上不断自扰的压力。
这也是当下职场躺平文化普遍盛行的原因。
而在这种大环境下,节目里老乡鸡这种自由真诚的职场氛围才更显可贵。
对于只想靠自己努力挣温饱的打工人来说,需要什么样的领导?
亲切的?专业的?
还不够。
打工人最需要的,是有员工思维的领导。
节目里,老乡鸡董事长有句话说得好:
" 面对职场小白,不能不讲武德。"
这句时髦话,用的是年轻人所熟知的流行用语,又给足本就精神紧绷的年轻人继续挑战的勇气。就像他说的 " 学习力比学历更重要 "。
潜台词也是,与其执着于用学历框住一个人,不如多给更多年轻人机会。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正式开业前,在实习生们手忙脚乱做开业冲刺的关头,老板分享了自己开第一家店的创业故事。
先用一个更 " 糟糕 " 的前例,安抚他们紧绷的情绪。
最后,再给他们打打鸡血。别急,这操作虽老套但管用。只有站在实习生们的角度才会意识到,此刻没有谁比他们自己更想做好。
因此哪怕他内心惶恐到直打鼓,也不会再给员工施压。
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仅仅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
鼓励和支持,才是他们此刻最需要的。
理想的职场氛围,莫不就是这样,让有理想的年轻职场人得以施展拳脚。不再因为习惯顺从、言不由衷,而越发卑怯,陷入内耗。
员工和企业,是需要相互成就的。
就像有了桨的船,哪怕没有风才能远航。
对于职场小白来说,《合伙吧少年》这部跌跌撞撞的职场实录,或许是个不错的启发。
占据了大部分人生的工作,才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活计。更是一个不断挖掘自我价值的,可以发光发热的舞台。
只不过,比起再华丽的大舞台。
打工人更需要一个懂自己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