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资料图】
计算机科学的最新成果正在加速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逐渐改变教育的供给与接受方式。然而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改变并不局限于此,还产生了更加长远的影响。
2月14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高等教育平行论坛举办。该论坛由中国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论坛上倡议,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高校、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团结起来,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发展,构建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重塑数字化育人新范式,培育高等教育新形态。
在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大学校长谈起了正在进行中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专家指出,数字化技术不仅在“术”的层面变革教育供给方式,也在“道”的层面推动人们重新思考教育中那些更为本质的问题——比如,教育的使命是什么?高校要为世界培养怎样的人?
教育数字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提到数字化,就绕不开慕课,也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2013年起,中国从“建、用、学、管”多个层面大力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经过十年探索与实践,我国慕课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迅速跃居世界第一。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在线/融合式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是慕课的一线实践者。作为清华大学推出的首门全球共享课“电路原理”的任课教师,于歆杰见证了十年来慕课的发展变革。
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慕课解决了课程的“有无”和“好坏”问题,即开设难度高或者不具备开设条件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慕课体验;那些能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先用慕课自行学习,课堂上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
现在的慕课,已不止于网上开课。于歆杰分析,未来慕课要做到“三个结合”非常关键。
第一个结合是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这是慕课的核心生命力。比如,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成为随时在线的学生个性化助教;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营造学习的在场感、社群感;数据挖掘则可以让学习变得更为个性化、更有针对性。
第二个结合是和社会学习者的需求结合。于歆杰表示,如今慕课的学习者中,已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学习者。曾经,他只需要考虑如何把线下课堂中给学生上课的经验和方式“平移”到慕课课堂,但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慕课也要考虑社会学习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灵活可定制的课程,建设微专业,打造迷你学位。
第三个结合则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结合。我国上线的慕课课程数量已经超过6万门,如何深度挖掘这些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在有限学时内掌握更多知识,也是教师需要了解的课题。所以,我们仍要进一步加强培训,让广大教师学会将慕课与课堂深度有机融合。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慕课运动中主要贡献者之一。”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表示。2020年,由清华大学发起,来自六大洲14个国家的17所大学与3家在线教育机构共同创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搭建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杨斌指出,依托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我们能够与其他的高等教育机构共享知识和经验,共建世界大学生态圈或学习社群;让学生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机会。“伙伴合作与资源整合不仅限于大学之间,更应突破象牙塔的围墙,与政府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不断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进而推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他强调。
技术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
在此次高等教育平行论坛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周礼栋指出,随着AI、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的最新成果正在加速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逐渐改变教育的供给与接受方式。
同时,多位专家也指出,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改变不局限于教学方式,他们看到了更加长远的影响。
周礼栋说,计算机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将如同数学和语言一样,成为一种基础能力。未来人才要具备计算思维和数据驱动的能力,并且要知道如何让这些技术助力学习、研究以及实践。
要让计算机科学服务于其他学科,跨学科教育就应该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常态。周礼栋认为,不同学科的交叉往往能够催生非常了不起的创新,要让学生能够适应技术给学科研究带来的方法上的变化,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教育从业者需要重新梳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且借鉴全球顶尖高校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他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也在高等教育平行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运用数字化来助推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开设跨领域、跨学科的具有标杆性的数字科技课程,鼓励学生抓住数字化进程中产生的建设性机会,拓宽自己的能力。“我们要运用好已有的工具,推动教育教学的升级。教育部门要和学校一起,进行联合探索,建设出一条全民教育升级的大道。”他说。
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要的人才
“未来高等教育的重点将不只是传授知识或技能,而是应该着重于在更高层次上育人,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化的未来,学生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学会主动思辨,借助先进工具和已有的知识信息去探索未知世界,获得新的发现,创造新的知识。”周礼栋展望道。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宗凯表示,高等教育要为明天培养人才,必须推进信息技术支撑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重构,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是‘能力为重’,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向以‘能力为重’的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他说。
杨宗凯强调,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在于“化”,也就是在数字时代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通过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创新,逐步实现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当然,我们高校还要加强对数字化转型阶段教学规律的研究,更好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他表示。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此前也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指出,数字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数字化的着力点仍然聚焦在“教与学”“师与生”这些基本问题之上。
“未来的高等教育,必然成为一个更加透明、扁平和高质量的体系。”倪明选表示,功能性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将被划分得更加精细且富有结构性;知识获取的便利性提高后,高等院校也必然要关注自身供给的质量,来吸引更多学生的认同,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的功能和定位也将被重新定义,在传统的授课、辅助团队工作以外,学校还需要打造更专业的知识管理和规划团队,建构清晰的知识地图,按照个体学习的习惯,设计不同的高质量学习课件。
“教育与数字化的结合需要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细落实。”倪明选说,高校要参与到这场巨大的变革之中,未来已至,唯变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