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首破10万亿元。4月15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二级巡视员王少朋在2023(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上介绍,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在2022年已超3.5万家,软件业务收入首次跃上10万亿元台阶,全年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
业内分析指出,中国软件产业开始加速步入迭代升级、群体突破的关键时期,推动我国软件开发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从而确立技术主导权和标准话语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量到质
2022年,我国软件业成绩斐然。软件业务收入在首次跃上10万亿元台阶的同时,盈利能力和出口业务也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软件业利润总额12648亿元,同比增长5.7%;软件业务出口额达到5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软件产品2022年全年收入26583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4.6%,特别是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3.1个百分点。
2023年开年以来,软件业延续开门红的状态。工信部数据显示,1-2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4461亿元,同比增长11%;软件业利润总额1769亿元,同比增长12.2%。出口方面,1-2月,软件业务出口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9.4%。
“中国软件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的扶持、软件开发环境的成熟、资本的进入和人才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由于软件投资的超高回报率和一次投入长久受益的特性,具有敏锐盈利嗅觉的资本纷纷进入软件开发领域。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勃兴,软件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市场容量不断放大,软件业务量和盈利能力持续攀升,中国软件产业开始加速步入迭代升级、群体突破的关键时期,推动我国软件开发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
迭代升级
促进实体经济迭代升级被业内认为是软件业务的重要作用。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各环节互相融合,也形成了我国软件产品多元化、平台化、融合化的大趋势。这些特点与趋势在带动软件和实体产业发展融合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链和供应链整体优化,推动了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宋向清说。
此外,国内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作为自主可控重要一环的国产工业软件也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随着自动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工业软件逐渐成为企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因素。
北京瑞风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成胜表示,工业软件门槛高,高端技术密集,涉及测量、控制、传感、建模、仿真、大数据、物联网等诸多核心技术,与国外软件公司竞争十分激烈。这就需要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经过多轮技术升级迭代,才能打磨出适合国情、适合客户的好产品。
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软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的发展推动了很多相关的新产业的兴起,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软件行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效益的特点,其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提高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
以2023(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举办地所在的湖北省武汉市为例,武汉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规模达到2519亿元,聚集软件企业1100余家,培育了达梦数据库、深度操作系统等民族软件品牌,突破了CAD、EDA等多项关键技术。
上限思维
“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在开源软件方面,中国企业贡献正在增大。中国源代码贡献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从人才培训和人才培养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增加话语权。”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23(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演讲中表示。
据了解,中国开源开发者数量突破800万,居全球第一。倪光南介绍,中国大力支持这一新兴的开放指令集架构,投入居全球前列,2021年这一架构下的IP核出货量超半数都来自中国。同时,这一架构的全球开源社区中,近半数拥有投票权的专家来自中国。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认为,跟得上时代的企业必须重视软件。像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是“巨人的战场,工具的革命”出现的产物,“我们今天面对的是新一轮数据加算法定义的新世界,软件的时代意味着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方法论的一次重构,硬件决定了消费者体验下限,而软件决定了上限”。
洪勇指出,安全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也是软件行业发展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软件行业所涉及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同时,软件行业具有高度的知识产权密集度,但同时也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以保障软件行业的正常发展。”洪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