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社区参与和社区自决的原则,充分考虑社区成员的愿望,共同分享对工作目标的期望。
(二)制定策略
1.提出策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采取“头脑风暴”方法让规划小组成员提出各种想到的策略。小组成员中任何人表达意见、观点时,都不被批判和嘲笑;与会人员每人都要提出意见,并尽情表达;鼓励“搭便车”,从其他人的看法中衍生出自己的新意见。
2.评估策略
运用符合性、可接受性、可行性三个指标去评估上一阶段提出的每个策略。
3.筛选策略
就保留下来的策略,运用SWOT分析法逐一分析实践该策略的可能性,选出一个或几个策略。SWOT分析法对策略实施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其中S和W分别 表示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自身在促使策略成功上所具有的优势和弱点,而O和T则分别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有利于策略施行的机会和不利于实施该策略的威胁。
(三)设计方案
针对策略规划选出的一个或几个策略,需要进行更细致具体的方案设计。方案计划书是工作策略的具体呈现,必须做到内容充实,具体可行。方案计划书的文字风格应该简单明确,内容上可以依据社会工作者所在机构的要求或资助机构的要求而增删项目,但通常一份方案计划书应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工作方法、预算、预计困难和应对方法。
五、实施社区工作计划
(一)动员和管理社区资源
对社区资源的管理包括对资源现状的分析、资源开发、资源的链接以及维系等方面的
工作。
1.资源分析
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自己现在所拥有或能够调动的资源,并将这些信息与实施社区工作计划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对照,以便及时了解目前在资源方面的欠缺,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开发。
2.资源开发
资源开发通常涉及的是人力和资金,尤其是志愿者的招募和活动经费的筹措。
3.资源链接
链接资源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链接和非正式链接。良好的资源链接可以充分利用社区
内外的各种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资源维系
①以社区需要为前提使用资源,不要浪费或闲置资源;
②应多方寻求资源,不要只依靠少数的个人或机构提供资源,造成其负担过重;
③对资源的使用做到公开透明,协助赞助者或捐赠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④与资源提供者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关系,经常与他们联系,定期向他们报告资源使用
情况以及所带来的效果;
⑤加强对资源的统筹协调,减少重复使用,发挥资源的整合性效果。
(二)执行工作方案
在社区中执行一项工作方案的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筹备阶段、开展阶段与结束阶段。
六、社区工作评估
(一)评估的分类
1.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顾名思义是对工作过程的质与量的评估,重点在于对有关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包括投入的资源和人员配置、一系列工作的优先次序、各个程序的进展状况等。
过程评估应该回答以下问题:开展工作的步骤是怎样的?工作中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这些资源是如何在不同工作部门和工作环节之间分配的?过程评估可以帮助 社会工作者了解整个工作的进程和实施情况,有助于发现和改善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2.成果评估
对成果的评估,主要是考察工作的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成果评估应该回答以下问题: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工作的成果是否由于工作之外的因素而达到?工作是否带来了预期之外的效果?
3.效益评估
效益评估注重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关注的是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所付出的代价孰大孰小的问题。由于效益评估重视的是实现工作目标的资源成本,所以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工作方案之间进行效益比较,选择成本较小而收益较高的方案。
(二)评估的步骤
评估的过程可以分为明确评估目标、建立测评标准、设计评估研究方案、收集与分析资料、使用评估结果5个步骤。
第四节社区工作的技巧
一、建立和发展社区关系的技巧
(一)了解各类组织的运作情况
在与任何组织交往之前,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影响组织内部运作的因素。
在分析单个组织的运作时,社会工作者既要了解其正式(外显)的模式,更要注意观
察其非正式(内隐)的模式。所谓正式(外显)的模式,是指明文规定的、显而易见的运作模式。正式(外显)的模式只起到约束组织行为的作用,真正决定组织行为的是非正式(内隐)的模式。如组织成员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的目标、实际的决策过程、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在实际运作中的地位高低和权力关系、通过工作气氛和办事风格而体现出的组织文化等,都是组织运作中的非正式(内隐)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在与不同组织交往时,常常会遇到决策性的问题,这时组织内有影响力的关键人士和主要成员的决定至关重要。因此,社会工作者还需要了解组织内部有影响力的关键人士以及主要成员的性格、经验、价值取向等。对组织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判定组织内的有影响力的人士。
要充分了解一个组织,社会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渠道和方法掌握大量的信息,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二)分析组织间的关系
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基本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是交换关系,即组织可以通过彼此交往而各自受益,而且受益程度对等。属于交换关系的组织之间交往的可能性比较高。二是权力依赖关系,当组织间的交往为一方带来的利益高于为另一方带来的利益时,受益较多的一方需要用提高利益或制造压力的方法来增加自己对对方的影响,使得对方在某些方面依赖自己,从而不得不交往。三是授权式关系,指的是依据政策法规等的规定而必须进行交往的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把握组织间的交往准则
1.组织间交往的一般准则
组织之间应该如何交往,社会工作者可遵循的一般性准则有以下几方面。
(1)尽早与各组织交往,为未来可能的合作奠定基础。
(2)交往时要协助各方了解各自可获得的利益,树立利益共享的印象。
(3)交往各方可以签订合作协议,表达合作期望、目标和守则,强化和规范合作关系。
(4)要注意主动维系组织间的交往关系。
2.组织间交往的特殊准则
由于组织之间关系的性质不尽相同,不同关系的组织在交往时所要注意的准则也各有
侧重。
(1)具有交换关系的组织间的交往准则。
(2)具有权力依赖关系的组织间的交往准则。
(3)具有授权式关系的组织间的交往准则。
(四)活用组织接触的技巧
社会工作者所在的机构在与其他组织具体接触和交往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下的技巧。
1.注意组织形象的平衡和统一
所谓平衡的形象,是指机构既要体现出理性和果断的领导能力,又要展示出温情和平易近人的一面,给人留下易于合作的印象。所谓统一的形象,是指机构所展示的形象不因时间、场合和事件的不同而有巨大的变化,要始终保持一致,这样能增强交往者的信任感,而善变的形象则会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2.增加接触的机会
组织间关系的培养实质上也是人际关系的培养,所以机构要注意制造与其他组织的成员接触的机会,加强双方的熟悉程度。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他组织接触时可以“闲话一下家常”,营造轻松随意的气氛,避免将话题局限于公事上而言语乏味。
3.求同存异,加强沟通
机构在与其他组织接触时要尽量发掘共同的地方,减少涉及有分歧的话题,更不宜在谈话时故意挑剔和刁难。当交往双方有争论时,可尝试不断寻找和增强双方的共同点,力求缓和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工作者所在的机构,无论运用何种技巧与其他组织交往合作,都应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优先为首要原则,不可用牺牲服务对象利益的方式来与其他组织建立和维持交往关系。
二、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的技巧
(一)社区支持网络的功能
1.提供对话与沟通的渠道,增进了解与信任。
2.提供分享信息及学习和创新的机会。
3.促进社区的凝聚力。
4.促进社区增权。
(二)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的目标和策略
1.增进情感与关怀。
2.促进沟通与理解。
3.促成信任与尊重。
4.维持弹性与适应性。
(三)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的方法
1.网络分析
(1)网络形态。网络形态主要指的是网络的广度和强度,具体而言,包括网络的大小、网络成员互相联系的方式和次数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关系等要素。
(2)网络功能。个人支持网络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前者指的是能在经济上、人手上和其他资源方面提供帮助的网络,而后者指的是能够提供关怀、尊
重、信任等正面情感支持的网络。
2.发展自助小组
(1)发展自助组织的技巧
社会工作者在发展自助小组时经常用到联结、鼓励与正面强化、组织活动与体验式学习和同辈榜样4项技巧。
(2)自助组织发生问题时的应对技巧
①自助组织出现问题时的应对策略。当自助组织出现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
下策略:
一是扮演矛盾缓和者的角色,在适当的时机介入,避免偏袒任何一方,做到对事不对人;
二是协助自助组织重新界定其功能,也可以向自助组织建议一些未考虑到的发展方向、
功能或活动;
三是与成员分享自助组织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困难,鼓励大家共同努力,渡过
难关;
四是与成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自助组织有需要时才提出中肯的批评和建设性建议;
五是协助自助组织在社区中继续发掘新动力和新启示。
②自助组织中问题成员的处理方法。
一是对于未经集体同意而自作主张或擅自行动的成员,可以先分析当事人与自助组织
的关系,再决定是否对个别成员作出处理或暂不处理;
二是对于彼此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的成员,社会工作者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建议,但很难做到帮助他们解决长期的矛盾;
三是对于相互妒忌或竞争的成员,社会工作者应促使自助组织为成员提供均等的机会展示领导才能,在安排分工合作时要尽量避免制造更多的妒忌和竞争,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到共同的理想和重要的任务上。
③正面看待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学会总结反思。
3.发掘和培育志愿者的技巧
(1)主动邀请,由近及远。
(2)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3)提供参与和成长的机会。
(4)明确方向、提供资源、回应需要、多加鼓励。
三、社区教育技巧
(一)社区教育的目标
(1)在态度方面,促进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2)在知识方面,帮助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提升理性思考能力。
(3)在行为方面,对于社区领袖而言,应熟练掌握与群众沟通的技能,善于表达对他
人的关怀与爱护。能够理解文件和有关资料,懂得行政和会议技巧,拥有社会行动和基层动
员的能力,具备谈判、游说、公关及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
(二)宣传教育的技巧
1.宣传教育的过程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时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宣传目标,然后需要对宣传对象进行分析,根据宣传对象的特点来设计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并定期对宣传的成效进行评估,
不断完善宣传方案。
2.宣传的方法
(1)采用有吸引力的方法。
(2)信息明确。
(3)重复信息。
(4)多媒体推广。
(5)正面宣传和负面宣传。
(三)社区带头人的培训技巧
1.社区带头人培训的目标
(1)鼓励积极参与。
(2)提升当家作主意识。
(3)建立总结和反思习惯。
(4)协助建立民主领导风格。
(5)建立权责分工的意识。
2.社区带头人培训的内容
社区带头人培训的核心内容有:一是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技巧,二是筹备、主持会议 与演讲技巧,三是小组带领技巧,四是组织和管理技巧,五是谈判、游说等政治技巧,六是运用战略及战术技巧,七是与传媒接触技巧,八是资源动员技巧。
3.社区带头人培训的注意事项
(1)每次学习的内容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
(2)每次学习宜集中学习一两种技巧,不宜过多。
(3)从经验中学习得到的技巧效果最佳,所以应把学习的技巧尽可能应用于日常生 活中。
(4)学习的课题必须是社区带头人有兴趣的。
(5)学习的目标是扬长避短,学习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带头人的特点而有不同的设计。
四、动员群众的技巧
(一)直接接触途径
直接接触是指由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与群众接触,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1.已知居民的姓名及联络方法
(1)信件。
(2)家访。
(3)电话联络。
2.不知道居民的姓名及联络方法
(1)设立街头宣传站。
(2)逐户拜访。
(3)户外喊话。
(4)召开居民大会。
(二)间接接触途径
间接接触途径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展架、广告、宣传册、海报、横幅等途径将信息传递给居民,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三)选择动员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1.参加动员工作的人力。
2.动员居民参与的事务是否已经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
3.动员对象的覆盖范围。
4.动员对象的参与动机。
(四)说服居民参与的技巧
1.当被动员的居民以自己能力不够为由拒绝参与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强调熟人参与、互相帮助以及成功先例等策略来说服对方。
2.如果被动员的群众以没有时间作为拒绝参与的理由,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减少参与的代价来说服对方,比如向对方说明参与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而且如果真的抽不开身,中途也可以退出。
3.有时候被动员的居民会因为目前参与的人数太少而没有信心,社会工作者可以用赞
赏对方、体谅他人、尽力改变现状、动之以情等策略回应对方。
(五)注意事项
1.不要言过其实。
2.推动群众参与时既不宜用力不足,也不宜用力过猛。
3.注意分辨动员对象的真实想法。
4.不要与持相反意见的居民争辩。
五、运用传播媒介的技巧
(一)制定媒介策略,发展媒介关系
1.接触传媒工作者。
2.发展与媒介的关系。
(二)关注媒介事件,吸引传媒报道
(三)运用媒介的途径和技巧
1.邀请记者与新闻稿撰写。
2.接受媒体访问。
3.社交媒体的运用。